- 成 语:安贫守道
- 汉语拼音:ān pín shǒu dào
- 成语含义:义参「安贫乐道」。见「安贫乐道」条。
- 书 证:
01.宋.苏轼〈荐布衣陈师道状〉:「右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,文词高古,度越流辈,安贫守道。」
02.清.黄宗羲《明儒学案.卷四五.诸儒学案上三.布政陈克庵先生选》:「由张东白之事观之,非平日安贫守道之意,彻乎表里,安能使朋友信之如是?」 - 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安贫乐道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文子》又称《通玄真经》,为道家经典。〈上仁〉篇中有一段借着文子与老子间的问答,以阐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无为。文子问:「为什么仁义礼等法则不如道德重要呢?」老子回答道:「行仁义者,不可能将其施为广布于天下,所以不如修道行德,顺应天地间的自然法则,那么不必有什么作为,万事万物便自然合于仁义了。……真正的圣贤之人,应该顺其自然,安于任何处境,即使贫困,也信守天道,不因求取额外的欲望或私利而损害了生机,当然也不会任意索求而违逆正道。」其实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无为。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,所以要人安于现况,即使贫困,也能乐于信守正道,不作他想,也就是所谓的「安贫乐道」了。后来「安贫乐道」演变为一句成语,用来比喻能安于贫困的处境,并仍以信守道义为乐。
- 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安贫乐道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《文子.上仁》文子问:「仁义礼何以为薄于道德也?」老子曰:「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,为义者必以取与明之。四海之内,哀乐不能遍;竭府库之财货,不足以赡万民。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,因天地之性,万物自正而天下赡,仁义因附。是以大丈夫居其厚,不居其薄。……德过其位者尊,禄过其德者凶。德贵无高,义取无多。不以德贵,窃位也。不以义取者,盗财也。圣人安贫乐道,不以欲1伤生,不以利累己,故不违义而妄取2。……」
〔注解〕
(1)欲:欲望。
(2)妄取:随便拿取。 - 参考成语:安贫乐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