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 条:阴虚阳浮
拼 音:yīn xū yáng fú
含 义:
中医上指真阴不足、津血亏损而导致阳气浮越的病变。主要征侯有头晕目眩、面色潮红、眼红、咽干、喉疼、牙痛等。
造句 / 例句:
  • 阴虚阳浮而为喘咳或咳痰带血之症,用之甚效。
  • 于是有诘之者曰:子何见及此?熊曰:此证阴虚阳浮,寒凉激之,故发狂。
  • 定义:用具有滋阴、重镇潜阳作用的方药,治疗阴虚阳亢证、阴虚阳浮证的治法。
  • 》主风头眩者,以阴虚阳浮,气火升腾,肝凤上扰之眩晕言之,非外来风邪,能令人眩也。
  • 指阴阳失去平衡,阴分有病,过虚或过盛,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功能,出现阴虚阳浮或阴盛格阳的病变,称之为阴不抱阳。
  • 本品如与桂枝同用,能协调营卫,用以治疗外感风寒、表虚自汗而恶风;与龙骨、?牡蛎、浮小麦等药同用,可敛阴潜阳,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、盗汗等症。
  • (5)加减:下肢有灼热感加丹皮9g、黄柏9g;下肢冷者加菟丝子9g、制附子9g;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15g、远志3g、栀子9g;下肢拘挛者加木瓜9g、白芍15g、甘草6g;眩晕较甚,阴虚阳浮者,加龙骨15g、牡蛎15g。
更多释义...   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