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良莠淆杂
汉语拼音:liáng yòu yáo zá
成语含义:义参「良莠不齐」。见「良莠不齐」条。
书  证:
01.《清史稿.卷二六七.萧永藻列传》:「开山发矿,多人群聚,良莠淆杂,臣通饬严禁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良莠不齐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良」指禾苗,「莠」指一种俗谓「狗尾草」的杂草,这种杂草常会混在禾苗之中生长,由于叶子相似,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难以辨认。《孟子.尽心》︰「恶莠,恐其乱苗也。」意思就是,讨厌莠这种恶草,因为害怕它会冒充禾苗,让好坏难分。后来就以莠来比喻恶人,良比喻善人,两者外表相似,混杂而居,难以区分。如清.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卷一○.如是我闻四》借狐神之口说:「至我辈之中,好丑不一,亦如人类之内,良莠不齐。」便说狐群之中,好坏不一,以借指人群之中,也是品行才能,高低参差。「良莠不齐」这句成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,后来用来比喻好坏参差,素质不一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良莠不齐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※清.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卷一○.如是我闻四》张鷟《朝野佥载》称唐初已来,百姓多事狐神,当时谚曰:『无狐魅,不成村。』……其源流始末,则刘师退先生所述为详。盖旧沧州南一学究与狐友,师退因介学究与相见,躯干短小,貌如五六十人。衣冠不古不时,乃类道士。拜揖亦安详谦谨,寒温毕,问枉顾意,师退曰:「世与贵族相接者,传闻异词,其间颇有所未明。闻君豁达,不自讳,故请袪所惑。狐笑曰:「天生万物,各命以名,狐名狐,正如人名人耳;呼狐为狐,正如呼人为人耳,何讳1之有?至我辈之中,好丑不一,亦如人类之内,良莠不齐。人不讳人之恶,狐何讳狐之恶乎?第言无隐。」
〔注解〕
(1)讳:音ㄏㄨㄟˋ,有所隐避的事物。
参考成语:良莠不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