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饮气吞声
汉语拼音:yǐn qì tūn shēng
成语含义:义参「忍气吞声」。见「忍气吞声」条。
书  证:
01.《艺文类聚.卷五八.杂文部四.檄》引南朝梁.任孝恭〈为汝南王檄魏文〉:「关东英俊,河北雄才,痛桑梓沦芜,室家颠殒,饮气吞声,志申雠怨。」(源)
02.元.张养浩〈寨儿令.干送行〉曲:「干送行,谩长亭,被恩书挽回云水情。才到燕京,便要回程,你好自在也老先生。带行人所望无成,管伴使饮气吞声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忍气吞声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忍气吞声」原作「饮气吞声」。南北朝时,北魏将军尒朱荣作乱,汝南王拓跋悦遂南奔梁国,梁武帝萧衍尊他为魏主。梁朝的文书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写了一篇声讨尒朱荣的檄文,将汝南王一行人离乡背井,客居异地,试图反攻的决心表露无遗,内容大意是:「尒朱荣在北方拥兵自重,胡作非为,侵略我的故乡,我只好投奔梁国。梁武帝的文功武略,可比三皇五帝,又待我十分友善,并且派兵助我讨伐逆贼。我与同伴们对家乡的沦陷,亲人的离散,感到无限的悲痛。我们强忍住这口气,立誓报仇雪恨,将叛贼尒朱荣歼灭,复兴宗族家园。」后来「忍气吞声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受了气也强自忍耐,不敢作声抗争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忍气吞声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南朝梁.任孝恭〈为汝南王檄魏〉(据《艺文类聚.卷五八.杂文部四.檄》引)尒朱荣胡貊遗种,边塞是居,奸宄妄才,凶愚丑类,茹血餐腥,本非人品。依随水草,取类马牛,而包藏祸图,窃怀反噬,遂长驱种落,用袭我周南。……梁大皇帝,功逾五帝,道迈三皇,负扆当轩,平章百姓,垂拱而治,协和万邦。今遣同州刺史范遵等,董率前锋,扬旌致讨,先取滑台,鼓行金谷。关东英俊,河北雄才,痛桑梓沦芜1,室家颠殒2,饮气吞声,志申雠3怨。
〔注解〕
(1)桑梓沦芜:故乡家园沦陷荒芜。
(2)室家颠殒:家庭宗族震荡灭亡。
(3)雠:音ㄔㄡˊ,通「仇」,指仇怨。
参考成语:忍气吞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