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成 语:鹤立鸡群
- 汉语拼音:hè lì jī qún
- 成语含义:鹤站在鸡群之中,非常突出。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。#语本晋.戴逵〈竹林七贤论〉。后亦用「鹤立鸡群」比喻事物的不平凡。
- 用法说明:
一、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。褒义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仪表出众」、「卓异超群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句】
01、他的数学能力一直在班上鹤立鸡群,独占鳌头。
02、在舞台上,她用曼妙的舞姿显现出她是何等的鹤立鸡群。
03、他真是一表人才,在众人间总是鹤立鸡群,显得那么突出。
04、他绝非池中物,你看那鹤立鸡群的样子,是如此的出类拔萃。
05、他虽然衣着朴素,但高挑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。
06、在这群女孩子中间,那位长发的女孩确实显得鹤立鸡群,与众不同。
07、这位得奖青年果然长得相貌堂堂,在同伴中鹤立鸡群,十分引人注目。
二、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事物的不平凡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杰出不凡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句】
01、这栋百层大楼,在这一地区犹如鹤立鸡群。
02、这栋现代建筑,在这个老社区里显得鹤立鸡群。
03、这篇文章在所有参赛作品中,鹤立鸡群,真是出色。 - 书 证:
01.元.耶律楚材〈和景贤〉诗一○首之一:「节操鹓雏捐鼠饵,风神野鹤立鸡群。」
02.元.无名氏《举案齐眉.第二折》:「这是咱逢时运,父亲呵休错认做蛙鸣井底,鹤立鸡群。」
03.明.毕万《三报恩.第七出》:「方才此老何等得意,……他道是鹤立鸡群,我道是鸦随鸾阵。」
04.《镜花缘.第三九回》:「正在谈论,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,如鹤立鸡群一般,更觉白俊可爱。」 - 典故说明:「竹林七贤」指的是魏晋时期的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七位名人。魏晋时期是个政局动荡的时代,许多人追求名利、攀附权贵,在这样的环境下,有些人为了表达对险恶政局的不满,不愿同流合污,转而追求放荡或以清谈为主的人生,而「竹林七贤」就是这种风尚的代表。嵇绍就是「竹林七贤」中嵇康的儿子,嵇康因罪被惩治,使得嵇绍在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,而与母亲相依为命。后来山涛以「父子罪不相及」为由,把嵇绍推荐给晋武帝,于是武帝就任命他为秘书郎。惠帝时,则在朝中担任侍中一职。有一次都城发生了动乱,嵇绍跟着惠帝到荡阴去平乱,不幸落败,随行的官员死伤惨重,余者或降或逃,只有嵇绍不顾个人生死的保卫着惠帝,但最后仍然中箭身亡,当时他的鲜血溅到了惠帝的龙袍上。乱事平定后,随从想为惠帝清洗血迹,但惠帝感念着嵇绍的奋勇保卫,而坚持留下血迹。据晋.戴逵〈竹林七贤论〉载,当初嵇绍刚到洛阳时,就曾经有人对王戎说:「昨天在人群中看到嵇绍,他那雄伟挺拔的模样,就像是野鹤站立在鸡群中,显得非常突出。」后来「鹤立鸡群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。
- 成语来源:#晋.戴逵〈竹林七贤论〉(据《艺文类聚.卷九○.鹤》引)嵇绍1入洛2,或3谓王戎曰:「昨于稠人4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5若野鹤之在鸡群。」
〔注解〕
(1)嵇绍:西元253?304,字延祖,西晋时人,嵇康之子。武帝时征为秘书丞,迁给事黄门侍郎,封弋阳子。惠帝时,署为侍中。于战乱中,为保卫惠帝,血溅御衣而死。惠帝为感念其护君殉国的英勇精神,乃保留血衣而不洗。
(2)洛:洛阳,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盆地内。地势优越,东控中原,西据崤函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,西晋建都于此。
(3)或:有人。
(4)稠人:众人。
(5)昂昂然:高傲出群的样子。〔参考数据〕另可参考:《晋书.卷八九.忠义列传.嵇绍》 - 近义词:出类拔萃 卓尔不群 超群绝伦
- 反义词:凡夫俗子 吴下阿蒙
- 参考成语:鹤处鸡群 鸡群之鹤 鸡群鹤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