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楚材晋用
汉语拼音:chǔ cái jìn yòng
成语含义: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。比喻人才外流。语本《左传.襄公二十六年》。
用法说明: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人才外流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人才流失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 句】
01、这间公司待遇偏低,以致楚材晋用,人才外流。
02、想要改善楚材晋用的问题,就要从公司的升迁制度着手。
03、楚材晋用的情形若无法改善,国家的竞争力势必无法提升。
04、因为国家不重视人才的培育发展,才会造成楚材晋用的现象。
05、留学生学业完成后不愿归国,楚材晋用,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。
06、在许多人才被挖角后,公司高层不得不面对楚材晋用的严重问题。
07、一个公司应有完善的福利与升迁制度,才能避免人才外流,楚材晋用。
08、如何解决楚材晋用,吸引优秀人才回国服务,已成政府当前首要之务。
09、随着国内研究环境的改善,人才开始回流,楚材晋用的情形已经逐年减少。
书  证:
01.《晋书.卷二四.职官志》:「卧龙飞鸿,方金拟璧,秦奚、郑产,楚材晋用,斯亦曩时之良具,其又昭彰者焉。」
02.《艺文类聚.卷六二.居处部二.殿》引南朝陈.沈烱〈太极殿铭〉:「楩楠豫章,地沦外寇;楚材晋用,非复我求。」
03.北周.庾信〈拟咏怀〉诗二七首之四:「楚材称晋用,秦臣即赵冠。」
04.《周书.卷四五.儒林列传.沈重》:「而楚材晋用,岂无先哲。方事求贤,义乖来肃。」
05.《儿女英雄传.第三四回》:「怎的这位侍卫的话,我听着又俨然会懂呢?这人莫非是个楚材晋用,从那里换了遍班回来的罢!」
06.清.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卷三.游历》:「果如此讲求研练,十年以后,中国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,决不致有乏才之患,亦何庸楚材晋用?」
07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○回》:「我化了钱,教出了人,却叫外国人去用,这才是楚材晋用呢!」
典故说明:据《左传.襄公二十六年》,春秋时,蔡人公孙归生(声子)出使晋国,回国途中去了楚国。楚令尹子木接见他,并且询问他晋国的一些情况,其中谈到人材的任用问题。子木问晋和楚两国的大夫谁较贤能?公孙归生回答说:「晋卿不如楚卿贤能,但是晋的大夫不仅贤能,还都是可以任命为卿的人才,然而这些人才:析公、雍子、子灵、贲皇等人,都是从楚国去的。就像楚出产的杞木、梓木、皮革,被运往晋国使用一样。楚国空有人才却不知运用,最后却为晋国所任用。」后来「楚材晋用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人才外流。
成语来源:《左传.襄公二十六年》声子通使于晋,还如楚。令尹子木与之语,问晋故焉。且曰:「晋大夫与楚孰贤?」对曰:「晋12不如楚,其大夫3则贤,皆卿材也。如杞、梓4、皮革,自楚5往也。虽楚有材,晋实用之。」
〔注解〕
(1)晋:周代诸侯国。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,地跨黄河两岸。后为韩、赵、魏三家所分,遂亡。
(2)卿:职官名。古代指位在大夫之上的官爵。
(3)大夫:职官名。历代沿用,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。
(4)杞梓:音ㄑ|ˇ ㄗˇ,杞、梓皆为良木,比喻有用的人材。
(5)楚:周成王封熊绎于楚,春秋时称王,为战国七雄之一。领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后为秦所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