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屋下作屋
汉语拼音:wū xià zuò wū
成语含义:义参「屋下架屋」。见「屋下架屋」条。
书  证:
01.宋.宋祁《宋景文公笔记.卷上.释俗》:「夫文章必自名一家,然后可以传不朽;若体规画圆,准方作矩,终为人之臣仆。古人讥屋下作屋,信然!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屋下架屋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屋下架屋」是南北朝、隋唐时习惯用语,比喻重复模仿,无所创新。据南朝梁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记载,庾阐作的〈扬都赋〉完成后呈给庾亮看,庾亮抱着同是同宗族人的心态大力推荐,说〈扬都赋〉足以和〈二京赋〉、〈三都赋〉并列比美。一时之间,人人竞相抄写,纸价因此大涨。谢安对此批评说:「此是屋下架屋耳」,意思指庾阐的〈扬都赋〉只是重复模仿别人的作品,没有创新,了无新意。后来「屋下架屋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重复模仿,无所创新。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序致》:「魏、晋已来,所着诸子,理重事复,递相模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屋下架屋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庾仲初1作〈扬都赋〉2成,以呈庾亮3。亮以亲族之怀,大为其名价云:「可三〈二京〉4,四〈三都〉5。」于此人人竞写,都下纸为之贵6。谢太傅7云:「不得尔。此是屋下架屋耳,事事拟学8,而不免俭狭9。」
〔注解〕
(1)庾仲初:即庾阐,字仲初,晋鄢陵人,生卒年不详。幼好学,九岁能属文。有诗赋铭颂,多散佚不全。所作〈扬都赋〉,传颂一时。
(2)〈扬都赋〉:文章名。晋庾阐所作,文中铺陈东晋都城建康之山川名胜、草木禽兽、宫室人物及都市繁华。
(3)庾亮:西元289?340,字符规,晋鄢陵人。明帝立,奉遗诏辅政,成帝朝为中书令,政事一决于亮,平苏峻之乱,拜征西将军,后代陶侃镇武昌,遥执朝政。时晋室偏安,亮力图恢复中原,未成而卒。
(4)三〈二京〉:〈扬都赋〉可与〈二京赋〉并列为三。〈二京〉为〈西京赋〉、〈东京赋〉之合名,东汉张衡撰。西京为西汉京都长安,东京为东汉京都洛阳。赋,文体之一,盛行于汉魏、六朝,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,多用来写景叙事,也有一些是抒情说理的。
(5)四〈三都〉:〈扬都赋〉可与〈三都赋〉并列为四。〈三都〉为〈蜀都赋〉、〈吴都赋〉、〈魏都赋〉之合名,晋左思撰。三国时蜀都为益州、吴都为建业、魏都为邺。
(6)都下纸为之贵:都城的纸张都涨价了。比喻著作风行一时,流传甚广。都下,京都之下。见「都城纸贵」。
(7)谢太傅:谢安(西元320?385),字安石,晋阳夏人。少有重名,征辟皆不就,隐居东山,年四十余,始出为桓州司马。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,指导策划,克敌有功,累官至太保,卒赠太傅,故世称「谢太傅」。
(8)拟学:摹拟仿效。
(9)俭狭:指文章内容贫乏且狭隘。
参考成语:屋下架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