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借义
(假借义,假借义)
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,叫假借义。如“而”原意为鬍鬚,借用为连词义;“来”原意为小麦,借用为来去的“来”的意义。
- 造句 / 例句:
- 假借义不同于本义和引申义。
- 1.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。
- 假借义是否另有它的本字往往不可考。
- 另一种是假借义另造字。
- 晚年著有《说文假借义证》,未完稿病卒。
- “善”是假借义。
- 本义只有一个,引申义、假借义可能有几个。
- 有两种转换,一种是假借义通行,本义另造字。
- 本书以近引申义合并,远引申义另列,假借义也另列。
- 除了六书的名称,本书还常用本义、引申义、假借义等术语。
- 其中,○表示字的本义,?□表示字的引申义,?○表示假借义。
- 郑玄则重在阐述词的引申义与假借义,并揭示出了一些客观规律。
- 把握一词多义,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、引申义、比喻义和假借义。
- 注音之后是释义,义项基本上按本义、引申义、假借义顺序排列。
- 名字的第二个要素当属构成名字的义,汉字具有本义,引申义,假借义。
- 另外,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,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。
- 例如“从”,跟从是它的本义,追赶、听从是它的引申义,自、由是它的假借义。
- 释义中既解释了本义,又说明了引申义、比喻义、假借义等,阐明了字义的发展脉络。
- 在构成字中,义符主要用字词的本义来表意,除此之外还用字词的引申义和假借义表意。
- 著有说文假借义证二十八卷,经文广异十二卷,文选集释二十四卷,小万卷斋诗文集七十卷。
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