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nfire(篝火):在萨温节焚烧宰牲骨头的火堆
在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之前,不列颠群岛上居住的凯尔特人主要信奉德鲁伊教(Druid)。德鲁伊教徒在每年的10月31日过萨温节(Samhain,又称夏末节或仲夏节)。德鲁伊教徒认为10月31日是夏季的结束,是一年的最后一天,也是阴阳两个世界最接近的时刻,死亡之神Samhain在这天晚上会和鬼魂一起重返人间,寻找替身。因此德鲁伊教徒会在这一天晚上熄灭家里的炉火,而在露天点起火堆,在火堆中焚烧宰牲的骨头,作为给Samhain的献礼。他们还会用动物的头和皮毛装扮自己,发出古怪的声音,使Samhain认不出自己,从而躲避灾难。
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后,将萨温节和罗马的两个节日合并,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万圣节(Halloween)。现在西方万圣节的很多活动,如化妆、南瓜灯都源自萨温节。
英语单词bonfire就源自萨温节时用来焚烧宰牲骨头的火堆。它源自古英语banefire,由bane(bone,骨头)+fire(火)构成,意思是“焚烧骨头的火”。后来该词词义发生泛化,泛指在野外用于庆祝、娱乐或取暖等用途的火堆。
bonfire: ['bɒnfaɪə] n.篝火,营火。记:bon(bone,骨头)+fire(火)→焚烧骨头的火→篝火
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V5词源英文版:bonfire 词源,bonfire 含义。
bonfire:篝火
来自bone, 骨头。fire, 火。古义指焚烧动物尸骨作为一种宗教仪式。后指篝火,bone刻意脱落字母e变成词根bon , 好,漂亮。
bonfire:营火,篝火.(为销毁垃圾而燃的)火堆
bonfire在中世纪英语原作banefyre,相当于bonefire,bane是bone(骨)在苏格兰方言的拼写异体。因此我们可以说bonfire的第一成分原为bone。bonefire这一拼写形式一直到18世纪还见诸使用。bonfire不是指“篝火”或“营火”吗?与bone又有什么联系呢?在14世纪时篝火是名符其实的fire of bones,因为当时是用兽骨来当柴烧的。bonfire除用以取暖、烤东西之外,也用以烧异教徒和焚化尸体,故一度也指火葬柴堆(funeral pyre)。到了16世纪该词的形式演变为bonfire,词义也扩展为“篝火”或“营火”,开始带有节日和欢乐的含义。按英格兰与苏格兰某些地方的习俗,人们在某些节日里,如6月24日圣约翰节(St. John’s Day)和11月5日盖伊·福克斯日(Guy Fawkes Day),总要燃起bonfire以示庆祝。所谓Bonfire Night(篝火之夜)指的就是11月5日。
bone的词源是古英语ban,bonfire中的bon只是它的一种变体,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来源于法语bon‘good’(好)。这或许是受了约翰逊(Samuel Johnson,1709 - 1784)在1755年出版的《英语辞典》中对该词所作释义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