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 语:百结悬鹑
汉语拼音:bǎi jié xuán chún
成语含义:义参「鹑衣百结」。见「鹑衣百结」条。
书  证:
01.宋.赵崇嘏〈鸥渚微吟.书事〉诗:「东邻老翁寒不寐,百结悬鹑收悲涕。」
典故说明:此处所列为「鹑衣百结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「鹑衣百结」系由「鹑衣」及「百结」二语组合而成。「鹑衣」是出自《荀子.大略》。根据记载,孔子的弟子子夏富有文才,孔子死后,他到西河讲学,魏文侯相当敬重他,尊他为师。虽然如此,他仍然甘于清苦的生活,衣服像鹑鸟短秃的尾巴一样,破旧不堪。「百结」则是出自晋.王隐《晋书》。根据记载,西晋初年时,有一个叫董京的人,常披头散发,放荡不羁。每当他到洛阳街上行乞,便捡拾碎布结成衣服穿在身上,号称「百结」,别人要给他好衣服他都不肯接受。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「鹑衣百结」,用来形容衣服破烂不堪。
成语来源:此处所列为「鹑衣百结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1、「鹑衣」:《荀子.大略》子夏1贫,衣若县鹑2。人曰:「子何不仕?」曰:「诸侯之骄我者,吾不为臣;大夫之骄我者,吾不复见。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,非一日之闻也。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。」
〔注解〕
(1)子夏:卜商(西元前507?前400),字子夏,春秋时卫国人。为孔子弟子,擅长文学,精研《诗》教。孔子殁后,子夏讲学于西河,魏文侯师事之。
(2)县鹑:悬挂着的鹑鸟。鹑尾短秃,形似敝衣,因以形容衣服破烂。县,音ㄒㄩㄢˊ,系、挂。同「悬」。鹑,音ㄔㄨㄣˊ,鹌鹑,形似雏鸡,头小尾短而圆胖,羽毛以赤褐色为主,善走而不善飞,以种子、谷类、昆虫等为食。。2、「百结」:晋.王隐《晋书》(据《艺文类聚.卷六七.衣冠部.衣裳》引)董威辇1每得残碎缯2,辄结以为衣,号曰百结。
〔注解〕
(1)董威辇:董京,字威辇,西晋人,生卒年不详。太始初至洛阳,行乞于街,著作郎孙楚与之语,奇而载归。数年后留诗即去,不知所终。
(2)缯:音ㄗㄥ,古代丝织品的总称。
参考成语:鹑衣百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