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成 语:体无完肤
- 汉语拼音:tǐ wú wán fū
- 成语含义: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。形容受伤惨重,全身都是伤痕。语本《世语》。后亦用「体无完肤」比喻遭人批评、驳斥得一无是处,面目全非。
- 用法说明:
一、
【语义说明】形容受伤惨重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身受重伤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句】
01、这些流氓真狠,竟然把他打得体无完肤。
02、他从火场被救出来后,全身被烧得体无完肤。
03、这孩子被送来医院时,全身烫伤,几可说是体无完肤。
二、
【语义说明】比喻遭人批评、驳斥得一无是处,面目全非。
【使用类别】用在「一无完好」的表述上。
【例 句】
01、这种错误的观点当然会被批判得体无完肤。
02、我所提出的建议案,竟然被长官批评得体无完肤,真是让人泄气。
03、不管什么事,他总有自己的意见,除非被人驳斥到体无完肤,他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和看法。 - 书 证:
01.唐.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卷八.黥》:「杨虞卿为京兆尹时,市里有三王子,力能揭巨石。遍身图刺,体无完肤。」
02.《旧五代史.卷三五.唐书一一.明宗纪一》:「事武皇三十年,排难解纷,栉风沐雨,冒刃血战,体无完肤,何艰险之不历!」
03.《资治通鉴.卷二七三.后唐纪二.庄宗同光三年》:「帝怒,下贯狱;狱吏榜掠,体无完肤。」
04.明.余继登《典故纪闻.卷二》:「若守己廉而奉法公,犹人行坦途,从容自适,苟贪贿罹法,犹行荆棘中,寸步不可移,纵得出,体无完肤矣。」
05.《醒世恒言.卷二七.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「自此日逐寻头讨脑,动辄便是一顿皮鞭,打得体无完肤。」 - 典故说明:「体无完肤」原作「体无完皮」。三国时,魏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,举兵伐蜀,因遭蜀将姜维阻于剑阁,久攻不下,因此萌生退兵之意。另一魏将邓艾趁此率军向南转进,深入蜀地,大破蜀军,逼近成都。后主刘禅觉大势已去,遂送印请降。邓艾率军进入成都,蜀汉灭亡。此次战役中,邓艾的奇袭战术居首功,也因此他深感骄傲,不但擅自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,拜刘禅为骠骑将军,又将蜀国旧臣,依其地位高低,或任命为朝廷官员,或收为下属。邓艾居功自傲,成为钟会谗谤他的借口,邓艾从此受到司马昭的猜忌。后来,邓艾和司马昭在商量灭吴之策时,意见不同,钟会、卫瓘、师纂等人乘隙向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,于是朝廷下诏逮捕邓艾父子,派钟会负责将他们由成都押解至京师受审。这时钟会麾下有军队二十余万,遂密谋造反。但司马昭对钟会的野心亦早有防备,遂遣军入蜀讨伐钟会,双方在蜀宫城内外展开激战,钟会被杀,后由监军卫瓘接管蜀军。由于卫瓘亦曾参与诬陷邓艾,怕事迹泄露,于是派人杀邓艾父子,师纂亦在被杀之列。师纂平日为人,个性急躁,对人苛薄而缺乏恩泽,所以死状极惨,甚至被折磨得身上的皮肤没有一处是完好的。后来「体无完肤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受伤惨重。亦用来比喻遭人批评、驳斥得一无是处,面目全非。
- 成语来源:《世语》(据《三国志.卷二八.魏书.王毋丘诸葛邓钟传.邓艾》裴松之注引)师纂1亦与艾2俱死。纂性急少恩3,死之日体无完皮。
〔注解〕
(1)师纂:三国魏人,生卒年不详,官至益州刺史。
(2)艾:邓艾(西元197?264),字士载,三国魏义阳棘阳人。少有大志,为司马懿赏识,历任尚书郎、参征西军事、南安太守。元帝景元中,大举伐蜀,入成都,蜀主刘禅出降。后为钟会诬陷,被杀。
(3)少恩:对人缺乏恩泽。 - 近义词:皮开肉绽 遍体鳞伤
- 反义词:安然无恙 完美无缺
- 参考成语:体无完皮 肌无完肤 体无完肌 身无完肤